项目攻坚突破年 | 崇信: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质效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 时间:2023-10-27 17:29
  • 浏览次数:
  • 来源:市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办公室
  • 字体: [ ] [ ] [ ]
  • 分享:

项目是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强基础、谋长远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今年以来,崇信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委“四强”行动和市委“3659”发展思路,以“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主线,倾力于打造一批产业兴、基础稳、惠民生的好项目、实项目,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储备,发展势能加速集聚。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硬支撑”,抢抓政策机遇,聚焦发展需要,围绕短板弱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要素资源,建立近3年二级项目库,储备交通、能源、水利、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467项,总投资986亿元。着眼重点项目建设有效衔接,下好项目储备“先手棋”,谋划储备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319项,总投资482.9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2.68亿元。高点定位编制2024年高质量发展项目清单,拟列入市列重大续建项目16项,总投资42.2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81亿元);市列重大新开工项目36项,总投资75.9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7.47亿元);拟列入省列重大项目2项,总投资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亿元;确立2024年典型培育项目24项,总投资105.9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2项,总投资39.84亿元,新建项目12项,总投资66.1亿元;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2项,总投资10.58亿元,计划争取资金4.57亿元,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4项,总投资5.94亿元,计划争取债券资金4.2亿元,切实推进2024年度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机制,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创新完善项目推进方式方法,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工作管理机制的方案》《重点项目“加速跑”工作机制》等文件,严格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制、“五张清单”和“4+2”管理机制,实行项目开复工“日调度”、固定资产投资“月研判”、“红黄蓝”预警、“红黑榜”晾晒等措施,真抓实干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多投资。至目前,全年计划实施的206个新建续建项目开(复)工200项,开(复)工率97.1%;49个市级投资项目和11个市列项目全部开工;省列重大项目五举煤矿完成投资12亿元,投资完成率120%;列入市级投资清单49个项目全部开复工,全县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7亿元,同比增长30.66%。

三、高频衔接,资金争取加速增效。高度重视中省投资支撑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常态化衔接机制,强化“精准谋划、靶向申报、部门联动、高频对接”四大举措,每月至少赴省衔接汇报一次,全力以赴向上争取资金,为项目建设和投资奠定基础。至目前,崇信县争取到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独立工矿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0项,到位中省预算内资金0.73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73.8%,其中农业专项争取资金居全市第一;争取到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4项,到位债券资金1.36亿元,第二批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审核9 项,计划申请债券资金3.5亿元,县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强工业项目已纳入第三批专项债券储备库。崇信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创建县名单,崇信县独立工矿区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继续纳入 2024-2025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四、打通堵点,服务效能加速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当好项目服务的“店小二”,着力在项目管理服务精细化上下功夫、求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在崇投资企业真受惠。紧盯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逐项打通“堵点”、突破“难点”、消除“痛点”,研究制定了《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细则》《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实施办法》《重大项目前期费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审批、区域评估评审、容缺受理、用地清单制等措施,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大力推行“全程代办、及时会办、联合办理、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全程服务,实现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即来即办、秒批秒办”,确保项目落地实施进展顺利。2023年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受理项目150项,总投资74.22亿元,其中审批类112项,总投资55.89 亿元,备案类38项,总投资18.33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